
更新时间:2025-05-14 21:08:33 点击量:
2025年3月20日至5月8日精心组织六期“AI赋能教师教学(管理)能力提升系列培训”。“技术赋能教育”为核心理念,通过阶梯式课程设计、实战化技能训练和前沿化理论引领
前两期培训聚焦教学核心场景,着力提升教师课堂呈现与资源建设能力。首期特邀培训讲师赵明带来《PPT助力教学竞赛》专题,通过AI辅助设计工具演示,系统讲解教学课件的视觉优化策略与技巧,现场展示AI生成图表、智能排版等实用功能,帮助教师实现教学设计成果的可视化升级。第二期由孙彦、聂荣芬两位培训讲师联合授课,分别从“智能教育资源建设”与“多模态课程设计”两大维度展开,为教师构建“技术+教学”双轮驱动的课程开发模式提供新思路。
中间三期紧扣高校教师实际需求,围绕“AI+双创”与智能办公场景展开深度赋能。培训讲师鲍平美与何元汉主讲“AI赋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效智能激发创新潜能”,通过构建专业化提示词库,指导教师利用AI生成商业计划书、项目路演方案等双创材料,有效提升竞赛备赛效率。同时,聚焦行政办公场景,两位老师系统讲解了AI在文档处理、会议纪要智能提取等方面的自动化应用,现场演示多平台工具的协同操作技巧,着力减轻教师日常工作中的重复性事务压力。第五期特别设置竞赛材料优化内容,杨华、陆韵菲两位培训讲师针对双创赛事PPT进行专项指导,从逻辑框架搭建到视觉传达优化,结合真实案例解析AI辅助设计中的人机协同策略,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干货满满、实用性强”。
收官之期聚焦科研领域,探索AI技术对学术研究的深度赋能。由培训讲师黄震炜带来《AI辅助科研的政策解读与工具应用》,梳理了AI辅助学术科研的最新政策解析,详细介绍文献检索、数据挖掘等领域的前沿工具,重点解读学术诚信与AI使用规范。随后,培训讲师聂荣芬结合DeepSeek等大模型,现场演示AI在文献快速阅读、研究热点分析中的实操流程,为教师突破科研瓶颈提供新路径。
六期培训均采用“理论讲授+现场实操+案例研讨”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建立持续化交流社群,形成“培训—实践—反馈”的闭环提升机制。参与教师普遍反映,系列培训既有前沿理念引领,又紧扣一线教学管理需求,特别是AI工具的实战应用模块“接地气、能落地”,有效提升了数字化时代的工作效能。学校将继续深化AI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融合创新,为培养适应未来教育变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