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时间:2025-07-06 20:55:52 点击量:
在永登县的乡间地头,持续开展了13年的“文化下乡百村行”活动,正悄然改变着乡村的精神面貌。该活动自2012年启动,时至今日已超越传统送戏下乡的范畴,从单一的文艺展演转变为全民参与的“文化播种”,成为永登县乡村文化振兴的亮丽名片。
起初,“文化下乡百村行”以政府主导的文艺演出为主,专业团队将歌舞、戏曲等节目送到村民家门口。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永登县探索出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的模式,通过文化志愿服务、艺术培训、设备支持等方式,激发乡村文化内生动力。如今,全县1000多场基层文化活动中,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占比超七成,“群舞争秀乐乡村”“秦腔大奖赛”等活动蓬勃开展,每个村庄都涌现出了自己的文化代言人。
红城镇文化广场上,村民们自发组织的广场舞大赛很是热闹。“以前是等着看节目,现在我们自己就是主角。”广场舞领队王大姐笑着说。在文旅部门的指导下,她和队友们将传统社火元素融入舞蹈编排,既保留了地方特色,又增添了时代气息,为传统元素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这种转变,正是永登“文化下乡百村行”活动成果的生动写照。
在活动推进过程中,永登县注重挖掘和培养乡村文化人才。通过“阵地+人才”模式,文化系统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深入各文化站、乡村大舞台,开展活动策划、文艺创作、演出指导等工作,培养了大量乡村文艺骨干。目前,全县90%的乡村舞台都组建起15人以上的演出队伍,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文化特色。
“文化下乡百村行”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更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苦水高高跷、太平鼓等传统技艺,在年轻人的演绎下焕发出新的活力;结合现代生活的小品、快板等节目,也成为传播政策、倡导文明新风的重要载体。
13年精耕细作,“文化下乡百村行”活动累计演出超1000场次,节目数量达1.5万多个,演出人员超2万人次,观众约200万人次,活动覆盖全县各行政村及旅游景点。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永登县正以“文化下乡百村行”为纽带,让文化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绽放出乡村振兴的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