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时间:2025-07-14 12:16:29 点击量:
复工复产,创新发展。北京四川企业商会川商大讲堂第四期“北京川商项目路演视频会议”5月19日举行。川商会员、投资人、咨询专家、资深乡友等100多位嘉宾参加了本次活动。协同金融参与了协办。
本次会议由北京四川企业商会驻会秘书长蒲元彬主持。他首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在防疫常态化期间,利用商会平台的旗帜引领作用、聚合服务作用,通过“视频推介+评委点评+定向撮合+信息传播”形式,聚合资本服务会员复工复产,聚合资源服务会员创新发展。
紧接着,作为北京四川企业商会会长,迪信通集团董事长刘东海做会议致辞。刘东海会长说,秘书处通过视频会议形式组织资源进行项目路演,是及时的、是务实的、是创新的,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促进了项目融资融智,通过评委点评、观众互动,还增进彼此交流经验、借鉴学习,这样的活动以后要更大范围持续推进。
为了更加务实地推动路演项目成功,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8位专家评委,从模式、金融、法律、构架、市场等多角度全方位进行互动点评。这些评委是:中国高校孵化器联盟秘书长兼常务副理事长陈静,四川富航资本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李江,法大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中国政法大学客座教授刘进军,中微小(北京)投资管理集团公司董事长申杲华,资深咨询师王雷,北京市人大代表兼财经小组成员、北京泰德基金管理集团总裁王华民博士,英国资深注册会计师熊家涛,潍坊银行投资银行事业部业务一部副总经理胡嘉芝。
项目路演环节由北京四川企业商会会长助理、川商学院院长尹朝安博士主持。他凭借丰富的学识和国际化的案例实践经验,积极引导嘉宾发言、评委点评、观众互动。
第一个路演项目《城市企业信用平台项目》,由中评信用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顾问朱晓冬推介。朱晓冬介绍说,通过“招商引资”与“政企共建”模式,由清华控股下属的中评信用投入1000-2000万资金,引入清华大学的高新技术、人才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在当地成立一家信用管理公司,引入银行、信托、基金等金融资源,依托政府大数据,为地方政府打造“一套信用管理办法、一套金融服务平台”,引入包括产业、金融等信用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升级转型。主要信用经济体系建设内容:1、“信易贷”信用+金融服务体系;2、“区块链”信用+政府行政管理。3、每年新增中小微企业信贷资金规模:100-200亿。主要特点:1.对政府、本地银行完全免费;2.降低对政府数据的依赖;3.加快平台上线的周期,最快可在一个月内完成项目工程;4.适用范围更广,从企业融资到农户脱贫攻坚;5.效率更高,简化平台上线流程,简化金融机构上线要求,降低企业使用难度;6.减轻、简化政府的数字化工程的工作压力与难度。7.实现信用+金融关键领域信用应用,在全国城市信用排名大幅度提升,达到全国头部水平,并正式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国家级“信用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