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时间:2025-07-15 15:05:52 点击量:
在产业园区的发展进程中,招商引资情况以及园区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向来是衡量园区发展成效的关键指标。对于身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东郊记忆而言,园区内音乐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如何?
数据显示,历经多年发展,东郊记忆入驻商企超300家,其中,园区音乐产业链横向纵向企业52家,数字文创企业35家,实现了音乐产业链的全覆盖,涵盖音乐创作、制作、演出、培训、传播等各个环节,构建起了一个完整且充满活力的音乐产业生态系统。
园区内既有讯飞音乐、万声音乐等平台科技型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模式,为音乐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也有音乐人、团体入驻的工作室以及流行音乐相关企业,如时代如歌、合纵文化集团、圆周率室内乐团、乐成录音棚、活力时代、木马乐队、聚正能量、HELLO DANCE等,它们专注于内容创作与制作,为市场输送了大量优质的音乐作品和演出活动;在现场演出领域,东区超现场、福馆Full House、梦田 Live House、繁星戏剧村、丝芭传媒 CGT48 星梦剧院等演艺空间,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演艺内容。此外,四川省音乐产业协会和成都市文艺两新联合会的入驻,更是发挥了行业引领与协调的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整个音乐产业生态的完善。
为深入了解园区内音娱类相关企业的发展状况,园区发起了调研需求,填写问卷的音娱企业受访者涵盖了创始人/股东、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和负责经营员工等多个层面,为全面了解园区内的入驻与发展现状提供了客观的数据支撑。
此次受访者所在的音娱公司,小微企业10人以下占比最高,为44.12%,其次为小型规模公司,人数在11-50人之间,占到32.34%,中型规模企业(51到500人之间)的企业占比为23.52%,较为贴切地反映了文创园区音娱行业中小企业集中的产业特点。
根据受访结果,东郊记忆园区内的入驻音娱公司主要集中在“内容类”和“服务及平台类”业务,占比均为47.06%,硬件及场地设施类业务占比为17.65%。
根据受访结果,东郊记忆园区内的入驻音娱公司成立10年以上的占比23.53%,成立1-3年以及4-6年内的公司占比均为32.35%,园区内的公司以成立不到6年的新公司为主,占比在64.7%,说明园区内的音乐创业生态较为活跃,以新生力量为主体。
根据受访结果,园区内入驻的音娱公司中,从事音乐演出与活动策划的公司占比高达65%,其次为音乐创作与音乐制作,占比41%,其他音乐业务还包括音乐流媒体平台的运营(26%)、音乐版权运营(24%)、音乐发行与推广(24%),这些均属于音乐产业的核心板块——音乐版权与现场音乐。
同时,部分音娱公司现主营泛娱乐业务,如才艺直播、短视频达人孵化运营及其他。总的来看,入驻园区的企业在音乐演出板块的属性更为突出。
调研显示,园区入驻音娱乐企业以多元化业务为主,32.34%的音乐公司有三种主营业务,超29%的企业主营业务在四种及以上,只有14.71%的企业经营一种业务。
调研显示,在过去三年,20.41%的音娱企业营收份额稳步上升,超47%的音娱企业经营总体平稳。
调研显示,入驻园区的音娱企业中,高达62%的企业营收增长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市场竞争激烈,其次是渠道不足、资金短缺、人才短缺和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
调研发现,入驻园区的音娱企业中,一半的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保持了比较紧密的合作,近21%的企业与产业链有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这说明音乐文化类的公司更倾向于产业内的协力合作,提高经营效率,而非一味做大团队规模。
(9) 贵公司是否有参与或计划参与产业链整合的行动?(如并购、参股上下游公司等)(单选)
调研显示,入驻园区的音娱企业对参与或者投资产业链整合的行动出发点不一样,有的是为了拓展业务,有的是为了整合资源,但也有超41%的企业没有此类计划。
调研显示,入驻园区的音娱企业最急需的人才集中在“创作展演类”,占比达53%,其次是渠道拓展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
调研显示,园区内入驻音娱企业的人才流失率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线,超一半的企业人才流失率都控制在了5%以内,说明入驻园区的企业在团队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调研显示,园区入驻的音娱企业中,47%的企业对是否融资的概念是模糊的,只有近21%的企业明确的知道自己需要融资,大约32%的企业明确的知道不需要融资。
调研显示,园区入驻的音娱企业中,超47%的企业认为当前的融资环境一般,对公司发展影响不大;超32%的企业认为当前的融资环境比较有利;只有11.7%的企业认为融资环境不利限制了公司的发展;近9%的企业更是对当前的融资环境保持了非常乐观的看法,对公司业务发展也会有很大的利好。
调研显示,园区入驻的音娱企业中,29.4%的企业在尝试引入新技术,近15%的企业已经在广泛应用科技创新技术了。大约47%的企业了解新技术但没有广泛应用。
(15)目前,您认为境外/海外市场对贵公司营收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何?(单选)
调研显示,入驻园区的音娱企业中,超41%的企业认为现在海外市场对公司营收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园区已形成以中小企业为核心的音娱产业集群,业务聚焦音乐产业的核心圈层——“内容创作”、“服务及平台”与“现场音乐”的三大核心领域,其中音乐演出策划与活动执行公司的入驻比例最高,音乐创制、发行推广等环节紧随其后,构建起覆盖音乐全产业链的生态闭环。
在业务方面,园区音娱企业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而非依赖单一业务,超20%的企业近三年营收实现稳定增长,大部分企业的人才流失率控制在5%以内,反映出园区创新氛围与市场适应能力的双重优势。
在产业协作方面,园区企业与上下游伙伴形成紧密共生关系,通过资源整合与项目联动持续提升竞争力,尽管当前对并购整合态度审慎,但这种稳健策略反而助力企业深耕核心业务,强化差异化优势。
在融资层面,尽管近半数企业对资本运作的认知仍处于模糊阶段,但园区企业普遍展现出较强的市场化生存能力——在业务稳健增长、现金流健康的背景下,多数企业对外部融资需求并不迫切,更倾向于通过内生发展夯实竞争力,而非依赖资本驱动扩张。
值得关注的是,园区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境外业务成为寻求营收增长的新引擎之一,这不仅体现了园区入驻企业的国际化视野与竞争力,也为园区打造“中国音乐产业出海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整体来看,东郊记忆正以“内容+平台+生态”的创新模式,推动音娱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成都建设“国际音乐之都”的一支重要力量。
2021 年 12 月,东郊记忆与万声音乐集团举行了正式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万声音乐在成都东郊记忆落地了多项核心业务,包括音乐内容生产、版权运营、技术合作及产业生态构建,通过整合硬件、软件、区块链技术及移动互联网资源,打造新一代音乐人服务平台。
作为科技驱动的全球化创新型音乐平台和生态,万声音乐集团(AllSaints Music Group)系由数字音乐行业资深团队创立,国际领先的移动科技公司和产业资本共同投资,已经和全球主要移动终端制造商OPPO, vivo 和 小米, 以及各大唱片公司建立了深度战略级合作关系,承接 OPPO, vivo 和 小米的手机系统内置音乐,并持续创新B2B2C扩展至其全球十亿级用户,涵盖智能手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汽车EV,以及智能IoT设备。
万声全球化的运营组织结构,在全球多地设有分支机构,公司已有 250余人经验丰富的专业化团队,重视人才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注重质量与效益、信息安全管控,团队始终保持对创新科技的探索,包括人工智能AI、区块链、VR/AR、EV等,与终端厂家和合作伙伴一起以科技为驱动建立全球化的创新型音乐平台和生态。
2024年3月底,讯飞音乐成都基地正式在东郊记忆开业。讯飞音乐在这里打造集多功能直播间、专业录音棚、摄影棚、排练室及标准化舞台于一体的“音乐人孵化基地”。
通过硬件设施与创意空间的深度整合,成都基地不仅为讯飞音乐人提供从创作、录制到演出的全链条支持,更依托东郊记忆的文创生态与青年文化聚集效应,构建起“创作-展示-互动”的闭环场景,助力音乐人突破传统发展路径,实现作品与舞台的无缝衔接。
随着2023年底成都基地新址的启动,讯飞音乐正式推出了新兴厂牌Chillstep奇偶节拍。目前通过“孵化计划”为十二、芋泥普洱茶及糯米旺旺等多位音乐达人打造爆款短视频内容,短时间内新增粉丝上百万,验证了“短视频+音乐人”的流量孵化模式。这两年来,奇偶节拍也在成都重点围绕音乐人孵化业务,为有潜力的音乐人提供专业且丰富的艺能培训、短视频拍摄等服务,推动音乐人从流量积累到商业价值的全面突破。
此外,讯飞音乐依托东郊记忆的产业生态,联合园区内万声音乐、HELLO DANCE等头部企业,共同构建音乐制作、版权运营、演出策划的完整产业链,助力成都东郊记忆打造西南地区音乐产业聚集区。
讯飞音乐成立于 2019 年,官方回顾显示,2024 年讯飞音乐发行歌曲超过8000首,新增上榜歌曲数量跻身国内唱片公司前五位。讯飞音乐签约音乐人3000+人;开拓音乐MCN业务后签约达人超100位,在抖音MCN音乐舞蹈榜排Top2;举办、投资各类演出活动超200场,合作覆盖薛之谦、张靓颖、张信哲、A-lin等艺人的演唱会。
今年3月,时代如歌文化发展(成都)有限公司与东方正火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以东郊记忆为产业载体,共同打造“国内首个沉浸式音乐剧街区”。双方整合伦敦西区、百老汇等国际头部资源,创新推出“室内+户外”演艺新场景,通过“首店、首演、首馆、首展”模式构建“音乐剧+”复合业态,涵盖主题剧场、戏剧教育空间、音乐剧记忆长廊等多元形态。
这一合作不仅填补了国内沉浸式音乐剧街区的空白,更依托东郊记忆天然开放式街区的优势,将音乐剧从传统剧场延伸至城市公共空间,将形成“天天有戏,月月有剧”的常态化演艺体系,重塑成都文化消费新地标。
3月27日,在东山音乐会客厅,举办了“2025成都国际音乐剧节发展论坛‘东郊有剧’系列活动(第一期)”。最近,由园区主办的“处处是舞台*夏日音乐会”也在6月27日-29日举办,时代如歌也参与了园区今年主办“处处是舞台*夏日音乐会”活动,音乐剧舞台在6月28日举办。
时代如歌以音乐剧产业为核心抓手,通过独立策划运营“成都国际音乐剧节”,搭建行业交流、人才培育、原创孵化的全链条平台。公司核心团队凭借十年以上大型演出运营经验,已成功引进法语原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俄罗斯原版《安娜·卡列尼娜》等世界级IP首演成都,并计划联合东方正火在东郊记忆落地主题剧场、戏剧大师班等业态。
调研丨45%受访者月薪8千以下,但具高度职业认同感 音乐经纪人生存现状调研
调研丨国潮风暴下,服饰品牌如何立身?《2022国潮服饰产业发展及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