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中国最具创意的娱乐平台

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即将盛大启幕-九游娱乐传媒
公告: 九游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业明星艺人经纪与演出策划服务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长堎工业园区江铃大道东侧
QQ:320145896
电话:0791-85218096
手机:13659630236
新闻资讯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即将盛大启幕

更新时间:2025-08-09 09:16:34  点击量:

  

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即将盛大启幕(图1)

  8月6日下午,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发布会介绍了本届中国戏剧节主要内容和工作筹备情况。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电影局局长、一级巡视员范庆瑜,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海峰,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彩莲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主持。

  9月5日至25日,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将在杭州隆重举行。本届戏剧节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政府执行承办。

  中国戏剧节创办于1988年,是培养人才、促进创作、展示全国优秀戏剧创作成果的重要平台,每两年举办一次,截至2023年已成功举办18届。本届戏剧节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5家中直单位、2所高校、中国剧协民营戏剧工作委员会、全国青年戏剧创作人才(编剧、导演)研修班、第九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组委会推荐报送共73部剧目。经专家遴选,最终确定42部优秀剧目入围,包括29部参演剧目、1部特邀剧目和12部展演剧目。这些剧目涵盖了20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滑稽戏、木偶戏等不同戏剧艺术门类。

  本届中国戏剧节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尤其是根据中央最新指示,深入落实中国文联关于文艺评奖办节“改变、改进、改革”的“三改”精神。在全面总结上半年成功举办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经验的基础上,本届戏剧节导向鲜明,亮点纷呈,具体包含如下九个方面。

  第一,尊重戏剧艺术创作规律,发扬“十年磨一戏”精神,鼓励持续打造,避免“狗熊掰棒子”现象。参演剧目不再强调立上舞台的时限,近年新创剧目和早年创作、经过不断完善提高的剧目均可入选。

  本届戏剧节参演剧目京剧《齐白石》、舞剧《骑兵》等,自荣获国家级大奖以来,持续不断演出,边演边改、精益求精。为使“十年磨一戏”的精神切实落地,本届戏剧节在延续以往节前召开“剧本改稿会”做法的基础上,将会议升级为“剧目提升会”。7月下旬,在温州组织专家对42台剧目从创作源头“一剧之本”到舞台呈现进行全方位打磨,力求这些剧目在本届戏剧节的舞台上呈现出最完美的艺术效果。在本届戏剧节开展期间,还将延续以往“一剧一评”的优良传统,精心举办剧目评论会,为各参演剧目把脉支招,助力今后的提升打磨。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受观众喜爱、演出场次多的剧目优先。扭转“唯奖项”倾向,改变投入大、演出少的情况,提倡多演出,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在剧目遴选方面,本届戏剧节充分考虑题材的亲民性与大众性,众多剧目改编自经典戏剧或文学作品。例如,粤剧《程婴救孤》、潮剧《绣虎》、昆剧《世说新语》、越剧《我的大观园》、话剧《北上》、歌剧《原野》等,以各具特色的戏剧艺术形式重现经典的永恒魅力;京剧《七侠五义》、婺剧《三打白骨精》、河北梆子《宝莲灯》以及木偶戏《高机与吴三春》等,则取材于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或民间传说。这些作品历经长期市场检验与反复打磨,已成为成熟的戏剧精品,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第三,不“唯题材论”,正确理解“主旋律”,一切表现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作品都是“主旋律”。

  本届戏剧节对“主旋律”的理解更贴合艺术本质。“主旋律”不是某类题材的专属,而是所有优秀作品共同的精神内核。无论是聚焦革命历史的话剧《前哨》《哈达铺的灯光》,还是书写凡人事迹的京剧《老阿姨》、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这些作品以壮阔叙事和感人的事迹传递理想信念;同样,话剧《谁在敲门》在家庭琐事中探索人性幽微,黄梅戏《百鸟朝凤》借唢呐艺人的困境与坚守弘扬工匠精神,豫剧《秦豫情》以移民故事诠释人间温情。这些作品虽题材不同、视角各异,却都在以真诚的表达传递真善美,共同构成了“主旋律”的丰富光谱。这种对“主旋律”的多元诠释,打破了题材限制的壁垒,让戏剧创作得以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探索,既守护了艺术的本质,也让“主旋律”真正扎根生活、贴近人心。

  第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追求中华美学精神的现代表达。舞美设计制作倡导凝练节制、意境深远、空灵诗化,反对不计成本、浪费奢靡、限制演员表演的“大制作”。装台对光用时少的剧目优先入选,提倡“一装多演”。

  本届戏剧节在剧目遴选环节明确提出,入选剧目须符合“舞美设计凝练节制”等标准,“装台对光用时少的剧目优先”,这一举措直指当前舞台艺术存在的“大制作”与过度装置化倾向,成为对行业积弊的有力纠偏。瓯剧《杀狗劝夫记》、柳子戏《老青天》、秦腔《再续红梅缘》、昆剧《监察御史徐定超》等作品,皆是回归中华传统写意美学的佳作。这些剧目在舞台呈现上巧妙运用留白艺术,既为演员提供了充足的表演空间,让他们得以充分施展戏曲艺术中“四功五法”的精髓,尽情释放表演张力;又通过多样化的象征性元素激发观众联想,为观众保留充足的想象空间。

  第五,坚守戏剧本体,戏曲唱腔突出剧种特色、保持剧种韵味,避免泛剧种化、唱腔歌剧化。

  中国戏曲百花园绚烂多彩,唱腔是区分不同剧种的显著标志。各剧种独特的唱腔韵味,既承载着地域文化特色,又深深植根于观众心间,成为引发情感共鸣的重要纽带。因此,在戏曲传承与发展中,守住剧种特色——尤其是唱腔特色,至关重要。入选本届戏剧节的戏曲剧目多数能以独具一格的唱腔彰显剧种魅力。观众在欣赏演出时,既能品味不同剧种的独特风采,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质,更能体会到中国戏曲文化的丰富多元与深厚底蕴。

  第六,坚持题材类型多样化原则,同时兼顾戏曲、话剧、歌剧、滑稽戏、木偶剧等不同戏剧门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入选本届戏剧节的作品,以多样化的故事题材、丰富的呈现形式、鲜明的时代精神,全面展现了近年来我国戏剧艺术创作的优秀成果。其中包括:整理改编传统戏,如晋剧《望海楼台》、越剧《琵琶记》等,新编古装故事剧,如祁剧《清官李蛮牛》、琼剧《黄道婆》、木偶戏《一鹤“飞”》、少儿藏戏《顿月顿珠》等;新编历史剧,如秦腔《无字碑》、豫剧《解忧公主》、满族新城戏《高风元辅范文程》、民族歌剧《柳柳州》等;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如音乐剧《八女投江》、歌仔戏《烽火侨魂》等;现实题材作品,如话剧《天边的草原》、滑稽戏《蒸蒸日上》、楚剧《田耕牛本传》、新疆曲子戏《天山兄弟情》等,可谓一剧一格,各美其美。这些作品既涵盖了戏曲的唱念做打、话剧的深刻思辨,也包含了歌剧的抒情咏叹、木偶戏的灵动演绎、滑稽戏的诙谐幽默等。不同门类艺术特性的充分彰显,让观众得以在同一舞台上领略戏剧艺术的多元魅力,真正实现了不同戏剧艺术门类间的互补共荣。

  “我可以在九游娱乐上玩什么类型的游戏?”

  第七,坚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鼓励在充分尊重戏剧本体基础上的创新创造。正确把握、运用信息技术的度和效。

  “我可以在九游娱乐上玩什么类型的游戏?”

  话剧《大国工匠》以钢铁结构和多媒体勾勒工业场景,《两京十五日》借用纱绫、光影等的巧妙转换浓缩千里行程,均以适度技术服务叙事,守住戏剧本体的同时让舞台焕发新彩。戏剧节还鼓励实验性、探索性的作品走向中国戏剧节的舞台。本届戏剧节特邀由国际戏剧协会推荐,由凉山文旅集团·五彩云霞演艺演出的彝族史诗剧《星回》参演,为舞台艺术打破地域壁垒、跨越时空限制、拓展生存空间、探索多元表达提供了有益参照。

  戏剧生态是一个涵盖创作、演出、研究、教育等多领域的综合体系。中国戏剧节的举办目的就是要构建良好的戏剧生态,完善戏剧版图。入选本届戏剧节的剧目来自北京、河北、内蒙古、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西藏、山西、陕西、甘肃、新疆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演出单位的构成上,既有文化系统剧团,也有高等院校演出团体;既有中直、省直剧院,也有市级、县级剧团。同时,还有来自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

  本届戏剧节的 42部作品中,戏曲板块涵盖 20个剧种,既有京剧、昆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受众广泛的剧种,也包含一批承载地方文化基因的特色剧种。其中,湖南祁剧与被誉为“天下第一团”的山东柳子戏、满族新城戏、新疆曲子戏均为首次登上中国戏剧节的舞台。这些稀有乃至濒危剧种的亮相,既让更多观众领略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为戏剧生态的多样性发展注入了活力。此外,木偶戏首次加入中国戏剧节的阵容。这一突破不仅丰富了艺术呈现形式,更能吸引青少年群体走近戏剧,为这场盛会增添了新鲜活力。

  参与本届戏剧节演出的演员,不仅涵盖各戏剧艺术门类、各戏曲剧种的领军人物、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文华奖获得者,还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可谓名家新秀云集。本届戏剧节中的滑稽戏《蒸蒸日上》、豫剧《秦豫情》的两名主创均来自中国剧协与中宣部文艺局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年戏剧创作人才培训班。本届戏剧节还将延续优良传统,在办节的同时开设“中国剧协新时代戏剧英才培养工程——2025年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戏剧评论人才,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结构,为戏剧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本届戏剧节坚持“人民的节日”定位,突出以剧促旅,推动戏剧文旅深度融合、双向赋能,杭州将化身一座“没有围墙的剧场”。本届戏剧节将推出最低票价50元,以及1万张惠民票。组委会将重点策划开展戏剧“快闪”、戏剧进校园等主题活动,推动传统戏剧在新时代破圈跨界、薪火相传,实现处处有戏、全民参与。此外,戏剧节期间还将特别推出文旅消费优惠,凡购票的观众及参演演职人员可优惠购买杭州文旅66潮玩卡,可享受到融合景点、交通、餐饮、购物等文旅综合优惠。戏剧节期间,观众和演职人员凭相关凭证,还可享受宋城千古情、如梦上塘、今夕共西溪等杭州旅游演艺购票优惠。

  此外,针对当前戏剧理论评论工作存在的问题,本届戏剧节期间将举办改进戏剧评论工作专题座谈会,邀请全国戏剧专家和艺术家出席,共同建言献策,推动戏剧理论评论工作的健康发展。同时,本届戏剧节期间还将举行“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戏剧)”颁奖仪式。

  出席发布会的还有中国剧协、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市委宣传部,以及温州市委宣传部的有关领导。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2025年的杭州金秋与戏剧艺术展开一次美好的相逢,为广大观众奉献一场戏剧艺术的盛宴。

【返回列表页】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长堎工业园区江铃大道东侧  电话:0791-85218096 手机:13659630236
Copyright © 2024 九游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赣ICP备19002567号